网站地图ENGLISH
首  页
关于公司
  • 公司介绍
  • 公司动态
  • 组织结构
  • 大事记
  • 工作机会
  • 廉洁从业监督
  • 采购信息
信息披露
  • 公司公告
  • 转融通信息
  • 融资融券业务监测监控
  • 资产托管业务
出借人
  • 代理证券...
  • 信息报送
  • 沟通平台
借入人
  • 借入人名单
  • 信息报送
  • 沟通平台
市场数据和研究
  • 转融通数据
  • 融资融券研究
  • 转融通知识
  • 融资融券知识
法律规则
  • 法律法规
  • 部委规章
  • 本司业务规则
  • 交易所业务...
  • 登记结算公...
技术专栏
  • 相关通知
  • 资料下载
市场服务
  • 业务申请表单
  • 投资者保护
  • 防非宣传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信息交互平台
党建工作
  • 二十大精神
  • 学习园地
  • 党建动态
市场服务
业务申请表单
投资者保护
防非宣传
常见问题
信息交互平台
当前位置:主页 > 市场服务 > 投资者保护
“投资者保护·明规则、识风险”案例——花言巧语不可一概而信 理性分析方能去伪存真
发布时间:2017-08-30

 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,要守规矩、讲诚信,保证其信息披露的真实、准确、完整是其应尽的基本义务。如果编造虚假信息,披露不存在的事,让投资者上了当,必定要受到严惩。

  2013年,A公司股票连续三天大幅上涨,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%,于是进行停牌核查。停牌后,公司披露确有筹划重大事项,但由于该项目处于论证咨询阶段,存在重大不确定性,而且预计难以保密,公司股票要继续停牌。一周后,公司股票申请复牌了,复牌同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与非公开发行相关的若干议案,其中一项议案是同意A公司与另外两方签署增资扩股框架协议。非公开发行可行性报告显示,公司与某两方签订了增资框架协议,协议主体、签订时间、增资金额等都说的有模有样。此消息一出,股价应声而涨,投资者觉得公司要增资扩股,引入战略投资者,体现战略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可,多好的事啊,果断买入。

  谁知这份增资框架协议随后被证监会查出,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。A公司与某两方根本就没签过增资扩股框架协议,这份利好协议是上市公司凭空捏造出来的。消息证明是假的了,可投资者买入的股票是真的,还在高位套着呢。A公司因为披露虚假信息,被证监会给予警告,并处以30万元罚款。

  讲诚信是立人之本,同样也是公司安身立命之道。对于虚构利好消息的大忽悠,投资者千万不能为其买单。面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利好消息,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理性分析,结合公司财务状况、经营模式、业务开展、行业竞争等因素,仔细琢磨一下公司到底是不是在做实事,业绩是否有支撑,投资价值是否真实存在。经过理性分析,方能去伪存真,在价值投资的道路上愈走愈长。

 

来源:深圳证券交易所


友情链接: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| 上海证券交易所 | 深圳证券交易所 |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
网站地图 | 法律声明 | 联系我们 | 工作机会
联系电话:010-63211663(总机) 京ICP备11042174号 本站支持IPV6访问
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